来源:达州律师 网址:http://www.lawdz.com/ 时间:2022-06-21 15:06:07
取保候审不是不用判刑,而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责令其提出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其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那么,取保候审的条件及时限是多久?接下来由小编为您解析这一相关方面问题,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问题的话,欢迎到本站相关专业的律师进行专业领域的问题解析。
一、取保候审还会不会被判刑
1、犯罪嫌疑人在申请取保候审之后,是依然可以被人民法院判刑的;是否申请取保候审与是否被判处刑事处罚没有必然联系。《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取保候审的期间最多有多长
1、《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该条还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并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的人和有关单位。只有在确定取消取保候审手续或者通知因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嫌疑人、被告人才会没事了!
2、一般在公安侦查阶段被取保候审的嫌疑人,如果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也就是已经12个月了,公安机关在届满后书面通知嫌疑人取消取保候审措施,并撤销案件的,那么,嫌疑人就真的没事了。反之,如果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前,公安机关已经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则案件依据诉讼程序继续进行着。嫌疑人的身份会随着案件的移交,变成被告人。
3、如果检察机关认为需要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且有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一般会通知被告人或者在检察机关办理新的取保候审手续,或者认为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就改为逮捕后收监。
4、案件继续进行下去,检察机关在对被告人取保候审期间或者关押期间,如果认为不需要起诉并追究刑事责任的,则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书,一般说来,被告人也没事了。
5、如果取保候审期间,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工作完成,依法将案件移送起诉至法院,则程序继续进行。移交案件时,如果被告人是取保候审的,则会通知被告人一起到法院办理手续。当案件移交给法院时,为保障案件在法院审理期间能随时让被告人到庭,一般都会直接将检察机关办理取保候审的被告人直接收监!当然,如果经过初步审查,法院接收案件的审判人员,在被告人存在上述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也可以再次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以上就是关于取保候审的条件,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如果有什么问题,您可以找相关律师帮忙处理,以上就是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法律咨询热线:
13698112088